中秋、国庆长假将至,返乡人员增多,农村供水压力增大,为切实做好“双节”期间农村供水服务保障工作,现就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1、加快问题排查整改。各地要进一步落实农村供水工程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常态化开展农村供水设施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对前期调研暗访和大排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加强督办检查。定期跟踪未完成整改的问题,确保年底前完成整改。对整改完成的问题,进行回头看,防止反弹。
2、抓紧组织开展自评。各地要根据《孝感市农村供水保障工作考评方案(试行)》,结合省水利厅正在开展的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对照孝感市农村供水工程考评赋分表,迅速开展区域内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第一轮自评活动,于10月8日前完成自评工作并上报。
3、强化应急供水处置。各地要针对水源水量、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节日期间用水量增加情况,科学制订用水计划和应急保供方案,组建应急抢修队伍,备足应急抢修物资,突出关键环节,提升应急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水源单一、水量不足和饮水问题多发的偏远薄弱地区,必要时要及时启用备用水源、采取集中点应急送水等措施,确保群众正常供水需求。
4、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各地要利用好“双节”返乡群众较多的时间段,高质量开展农村水厂“公众开放日”活动,督促指导乡镇、村委会、供水单位通过新闻媒体、语音广播、宣传手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主动上门服务,增贴补发农村供水服务卡,宣传讲解农村饮水安全知识,特别是水龙头长期未用可能出现短暂水质不满足要求情形。
5、务必畅通服务渠道。农村供水投诉反映问题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最严格水资源考核。各地要督促基层干部特别是水管员切实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若遇故障抢修及时发布停水公告,并准备应急供水措施,提高农村供水服务水平。务必要24小时畅通供水服务热线和县级监督电话,及时回应群众用水诉求,将问题吸附化解在当地,确保反映问题不长翅膀,不出村、不出县。
6、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各地要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及时掌握供水动态,妥善应对突发情况。按要求每日报送信息,重要情况要及时报送。市局将对各地供水单位运行和值班情况进行抽查、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