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我市总人口6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4.49万人(户籍人口)。自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试点以来,经过近20年建设,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了2.06亿元的投资,铺设管网2000多公里,覆盖全市279个村、社区,实现了农村供水村村通、全覆盖。
二、当前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开展情况
1、全面开展农村饮水问题排查整改,为落实水利部和省、市关于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大排查的工作安排,8月1日市政府召开会议,市委副书记、分管副市长亲自安排部署在全市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覆盖排查,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迅速整改,切实保障群众基本饮用水需求。目前,全市16个乡镇已有7个乡镇上交了表格,其他乡镇20日前可全部上交到位,从目前已上交表格乡镇来看,各地供水工程运行基本正常。
2、积极开展抗旱保供工作。稳定的水源是农村供水保障的基础,为应对当前旱情,一是加强旱情、雨情的监测、预测分析。对出现的旱情和持续高温,做好调水、补水,确保抗旱保供水,解决好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二是积极响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近日受持续干旱影响,大富水出现断流现象,巡检和魏河水厂迅速启用应急预案,巡检水厂已接入杨河供水系统,魏河水厂也做好随时接入矿山公园水厂供水系统的准备措施。
3、开展水质检测,强化水质保障。一是加强供水工程水质检测工作,通过招投标邀请第三方机构开展。二是加强水厂消毒设备运行监管,保障供水水质达标。
4、做好舆情处置工作。一是加强农村供水政策用水知识的宣传。今年以来,我市采取多种措施全面宣传农村供水政策、知识。将供水服务电话、监督电话张贴到群众的水池和灶台边,近期我们又制作了一批宣传印章,正积极宣传农村饮水服务电话监督电话。二是及时有效处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协调各方解决群众诉求,将问题处理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5、加快补齐农村供水工程短板,狠抓工程提标
近年来我们综合考虑应城市自然地理和水资源条件、以现有大型水源工程为依托,合理调整全市农村供水布局,明确了逐步现实农村供水“城乡一体化和区域规模化”的发展思路,将全市分为三个供水片区,制定了实施方案,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利用专项债和衔接资金筹措建设资金,开展水质提升工程建设。一是今年计划完成投资5000万元的杨河水厂改扩建工程,目前该项目正在做开准备工作,本月底将全面开工;二是投资11700万元的渔子河西水厂和郎君长江埠东马坊老旧管网改造工程,目前已申请债券资金9300万元,预计9月份完成前期设计优化后,本年内将完成招标工作。三是争取衔接资金910万元开展城中农业村片区和三合两河片区老旧管网改造项目。四是全力开展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2023年省级补助维修养护资金100万元,同时,积极申请市政府支农资金100万元,用于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我们已完成方案编制,正在申请进行招标程序。
6、全面开展农村供水保障巡查。今年以来,我市结合乡村振兴三项行动,已进行两次农村供水保障全面巡查,切实保障群众正常用水需求。
目前,全市主要农村水厂基本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水,供水工程运行基本平稳,供水故障处置迅速,农户用水方便、便捷,日常用水有保障,供水水质基本达标.符合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进度。我们将及时督促各施工单位在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施工机械和人员,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确保项目建设的按期完成,保障广大群众尽快受益。
2.积极争取农村饮水项目资金。下阶段我们将采取多种形式申请农村饮水项目资金改造部分供水能力不足、设施设备已老化的水厂,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更换一部分老旧管网和供水设施。
3.加强农村水厂运行监管。一是加强水厂管理人员培训,增强管理人员责任感,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技术;二是强化水质监管,督促供水单位消毒过滤设施规范运行,保障供水安全;三是协调各乡镇和供水单位逐步推动智能水表更换,促进群众树立节水意识,节约用水。
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支持,需要各级持续的资金投入保障。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责任,不断总结探索新的运行管理模式和经验,采取得力措施,提高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水平,确保这项民生工程持久长效发挥效益,促进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应城市水利和湖泊局
2023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