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局

政府信息公开

应城市工商局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9-01-07 浏览次数:183 字体:[ ]
详细目录信息
索引号: jjswzxsgsj-2019-00191 公开责任部门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开日期 2019-01-07 关键词
公开目录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文号
信息有效性 有效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内容概述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度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要点通知》和《孝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孝感市2018年政务公开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现将我局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

2018年,应城工商局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切实加大主动公开信息工作力度,规范办理答复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努力做到完整有效、真实准确、客观公正,使社会公众应知尽知。工作中,我局立足工商职能和工作特色,突出依法、便民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举办了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和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专题培训活动,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履职能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信息公开。①不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将“多证合一”“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纳入市政府“五化”管理项目和“双保”事项清单,在全省首推“三十三证合一”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证照分离”。截止目前,全市发放全国统一“多证合一”企业营业执照1436份,为“全民创业、大众创新”提供更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大大简化了准入手续,缩短了开业周期,降低了投资创业成本。②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开展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试点,全市办理简易注销256件。③全面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办理全程电子化登记业务量占孝感市21%,实现网上登记“一次办好”。

二是优化工商职能服务信息公开。①2018年我局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和“百千万亿”全民创业、个体私营转型升级、私营领军企业培育“三大工程”。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313户,新增注册资本(金)总额47.7亿元,其中企业941户,个体330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6户,市场主体发展总量占比全年计划的107.8%,在三年“个转企”500家目标上又新增42家,居孝感市前列。②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和“互联网+”发展战略。发挥动产抵押、股权质押、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三大融资职能”,助企融资4.1亿元。③全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不断巩固富邦科技“Forbon”和新都化工“嘉施利”中国驰名商标、“汤池甲鱼”“应城糯米”地理标志商标创建成果。今年又建议市政府对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和注册农产品商标的市场主体实行重奖,并将“红双圈”“益盐堂”商标纳入我市驰名商标孵化库。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数达到2340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件,地理标志2件,新增注册商标280件,占全年计划的229.5%。

三是推进市场监管信息公开。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是工商工作的生命线”理念,不负红盾使命,高效履行职责,争当市场监管排头兵。①强力推进事中事后市场监管新机制。积极开展市场主体年报工作,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年报工作任务,全系统年报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本着亲商爱商护商的原则,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除上级部署、群众举报外,全年开展双随机抽查18次,抽查市场主体436户,公示率达到100%;切实加强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共归集10个部门监管异常信息961条,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641户,发布“黑名单”274条,信用受限企业346户。②重拳打击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行为。围绕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将执法办案重点转移到反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假冒侵权和传销等领域,全局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5件、商业贿赂案件2件、商标侵权案件23件、传销案件3件,案值3000多万元,我局先后有4起案件被省局评为年度典型案例。③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强力推进“扫黑除恶”宣传发动、线索摸排、案件查处等工作,全系统发放宣传资料台账2000多套(册),设立举报箱30多处,走访集贸市场20多处,摸排市场主体5000多户,排查信访举报、执法案卷2000多件,上报涉黑线索2条。

四是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公开。①扎实开展“放心消费示范创建”活动。已创建应城中央广场为全市放心消费示范街,建成“放心消费示范户”应城市142家、孝感市30家,省级“放心消费示范站”2家。②不断深化民生领域维权。先后查处了房地产面积缩水案、供电行业强制预收电费案、银行个人信息泄露案、天然气公司强制销售案、医疗行业商业贿赂案、跨省电视购物虚假宣传案等,全年12315窗口及示范维权站共受理消费投诉举报372件,调处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3.8万元。

(二)全面加强主动公开工作。一是拓展主动公开范围,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工作职责,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常态化、规范化、信息化,2018年度应城工商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512条,其中全文电子化达100%。二是加强政策解读回应,回应公众关注热点和网络舆情26件次,举办或参加新闻发布会1次,发布政策解读稿件5篇次,开展网上调查和民意征集4次。

(三)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机制。一是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专门人员,及时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的内容补充和更新工作。二是建立全市系统政府信息公开联络员制度,相关股室和工商所分别确定了兼职信息公开联络员。定期召集办公室(信息中心)、人事股、监察室、法规股等相关股室负责人召开调度会议,对信息公开联络员进行定期培训、考核和通报表彰。三是研究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制度》、《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制度》和《政府信息公开考评办法》等工作制度和操作规范,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主动公开力度,拓展信息公开渠道,做到了及时高效、真实准确、客观公正。

(一)实行门户网站公开。突出工商部门市场准入服务、市场监管、消费维权保护等职能,通过认真收集、评估网站运行中上级主管部门和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将2018年度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责任清单的相关内容全部公开。对群众办事特别企业登记、网上年报等功能模块作了进一步改进,推行“一次办好”服务机制和“银行代办”服务,为市场主体和创业群体提供便利条件。在领导决策方面,通过召开局长办公会、局党组会议、专题办公会等方式,及时编发会议纪要和情况通报,本局人事任免、财务预算决算和财务审计等信息公开内容,全部纳入局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局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后予以公开。同时,将机关开支情况报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阅示后,每月都在系统内部进行了通报。全年主动公开本单位及上级部门规范性文件信息56条;行政许可类信息4202条,通知公告28条,其他226条。

(二)优化窗口服务。按照省委省政府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要求,不断推动全省系统行政审批工作规范化、便利化、高效化建设。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省政府有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要求,梳理、汇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责范围内的各类行政许可事项,编印纸质《办事指南》30余种,内容涵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各类行政许可登记流程,在局所两级注册服务大厅窗口摆放,供群众免费索取。

(三)设立电子显示屏。通过“一网一屏一栏”公开各类信息,确定相关事项的公开程序和维护管理责任,做到了及时、高效地公开各类信息,供干部职工监督。在各级窗口单位设立电子触摸屏,输入部门职责、内设机构、办事指南等信息,为群众办事提供指引;设立政务公开栏,及时张贴各级出台的规范性文件,方便群众了解工商职能。滚动播出全省工商系统履职新闻信息和机关建设信息。

(四)加强新闻媒体宣传。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市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进行公开。每逢出台涉及全市范围的重要文件、组织重要监管执法行动时,市局都主动与各大媒体取得联系,并通过专栏、专版等形式,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及时向市政府门户网站提供信息,提高信息公开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借助阳关信访平台和12315投诉举报平台,及时受理处结群众在线咨询、投诉、举报372条,做到了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2018年,我局先后就“证照分离”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工作,刊发(转载)各类新闻稿件80余篇,进一步加大了各类惠企惠民政策的宣传力度。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将做好依申请公开作为信息公开工作的重点,落实专门机构实行专人受理、分办,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规定,在法定期限内及时回复申请人。本局2018年受理信息公开申请(企业登记信息查询)156件,各政务公开点共接受政府信息咨询756人次,其中办公室当面咨询接待142人次,通过咨询电话接听614人次。点击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平均每天约4人次。

四、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8年,我局未向信息公开申请人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18年,我局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务信息公开事项引起的行政复议0起,行政诉讼0起,未发生申诉举报。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2018年,我局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务公开制度建设有待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责任制、目标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相关股室、单位对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重视不够,被动公开、应公开不公开行为仍然存在。二是政务公开内容有待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工作不平衡,有些职能工作因涉及一些敏感信息而未按要求公开,有些业务工作未按规定及时、全面公开。三是政策解读形式有待丰富,对涉及工商部门的重大改革、重要政策的解读虽然更加及时主动,但是仍以文件解读的形式为主,图表解读、动画解读等通俗易懂的解读形式运用不多,专家解读、新闻媒体解读策划不够。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政务公开工作机制,明确政务公开职责,压实政务公开责任,严格落实政务公开责任制。二是突出政务公开重点,结合工商职能实际,把涉及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商事制度改革、事中事后市场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作为今后政务公开重点内容,进一步梳理和主动公开的权力清单,加大门户网站政务公开力度,做好相关信息的归集、整理和发布工作,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三是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互动,进一步丰富政策解读形式,充分发挥网上调查和民意征集作用,听取社会公众对工商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应城市工商局

                                                                                                                    2019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