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局

政府信息公开

应城市交通运输局2018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8-12-07 浏览次数:196 字体:[ ]
详细目录信息
索引号:jjswzxsjtysj-2018-00253公开责任部门市交通运输局
公开日期2018-12-07关键词
公开目录市交通运输局文号
信息有效性有效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内容概述

 

应城市交通运输局2018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采取“常规工作重点化、重点管理项目化、项目推进经常化”工作举措,全力以赴抓建设、强管理、保平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全面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在推进工程建设中,加力度、求突破。

2018年,我市投入资金约5.4亿元实施15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成5项,即圈环高速应城北互通接线工程、护子潭大桥建设工程、刘垸桥建设工程、西汊湖滨湖旅游公路改建工程、470省道雷湾至刘先段大修工程。二是在建6项,①347国道应城市绕城段建设工程,2018年计划投资2.5亿元。目前正在进行路基土方和桥涵工程施工,已完成投资约2.49亿元,预计2019年底完工。②347国道南德线大修工程投资3825万元,目前正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预计2018年12月份完工。③212省道田店至盛滩段大修工程投资2793万元,预计2018年年底完工。④巡检桥建设工程投资197万元,确保2018年12月份完工。⑤公路生命安全防护“455”工程,预计至2018年年底完成省交通运输厅计划项目,完成投资约1427万元。⑥村级公路建设计划完成100公里,投资4200万元,2018年年底全部完工。三是即将开工4项,①262省道上跨杨岭道口立交工程投资1557万元,由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标建设,预计2019年9月完工。②8座村道危桥改造工程,全长187.06延米,投资1000万元,正在进行拦标价审查,预计2019年10月完工。③应城一桥至季墩公路改建工程,预计2018年年底开工建设,2019年5月完工。④应城市赤岸至沈铺旅游公路改建工程,路线长约3.588公里,估算总投资2530万元,预计2019年10月完工。四是推行路长制工作。①出台了《应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路长制的实施方案》,召开了路长制工作推进会,设立了市、镇、村三级路长,成立了路长制办公室,明确了路长和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②完成了全市境内1条国道、6条省道和2条示范线路47块路长制公示牌的制作及安装,县、乡、村道公示牌正在制作和安装之中。③确定了省道烟应线和县道八汤线作为路长制示范线路,制定了创建方案。开展了路域环境整治。制止各类违章建筑426平方米 /15处,拆除非交通标志标牌8块,清理摊点及乱堆乱放物1068.75平方米/108处。④开展“一路一策”工作。完成了2条示范线路路况路产的调查登记,其它国省道和农村公路的调查登记也正在进行之中。五是创建“四好农村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湖北省“四好农村路”三年攻坚工作方案(2018-2020年)》要求,我市抢抓三年3万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的政策机遇,对现有农村公路进行提档升级。目前,已上报进库里程约510公里。下一步,我们将制定《应城市“四好农村路”建设规划》,坚持政府主导,层层压实镇、村责任,推进“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2018年我市将以八汤线为重点,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线路的创建。同时,将选择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的乡镇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的创建工作。

(二)在加强运输管理中,出实招、促规范。

一是加强运输市场整治。受群众出行方式多样化影响,传统客运行业全面萎缩,经济效益下滑,“黑的麻木”非法营运扰乱客运市场,造成了客运行业不稳定。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应城市深入开展客运市场“黑的麻木”非法营运长效整治工作方案》,由创建办牵头,联合公安交警、城管、客管组成综合执法组上路巡查,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时段非法营运打击力度。截止目前,共查扣“麻木”48台,电动四轮5台。同时,加大对皂市等过境客车的规范管理力度,查处过境客车违规经营行为70余起,查处短途班线超员行为25起,查处非法营运2起,维护了长短途客运市场稳定。

二是加强运输站场建设。为进一步规范出租车和公汽车辆停靠,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我们积极筹资30万元,正在人民医院、火车站、长短途客运站等处设置出租车停靠点。同时,由市政府出资300万,新改建公交站台、站牌230余座。目前,已聘请了专业设计公司正在制定规划方案。同时,积极协调杨河镇和三合镇两处五级综合服务站的新建工作,完成站场选址征地工作。预计12月份开工建设。6个港湾式侯车棚经过三次挂网招投标后,正式进入工程施工阶段。新客运站消防设施验收已完成,待完成站级验收后可投入使用。

三是推进公交产业发展。因公汽公司现有停车、保养维修场地已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经请示市政府同意后,公汽公司申请建设公交始末站场用地的相关行政批复文件已下发,基本完成了征地项目前期工作。公交站亭、站台建设的报建、相关设计图文方案、招标工作均已完成,资金已落实,待中标方公司向市政府汇报介绍具体实施方案得到批复后,即可展开工程施工。

(三)在保障安全稳定中,擂重锤,守底线。

一是健全安全责任体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监管责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二是强化重点领域监管。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重点加强公路、渡口、道路客运等领域安全隐患整治。联合公安交警对全市国省干线公路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集中排查,确定了G347汉宜线东城大道路口、长江办事处苏台窑厂路段等3处隐患整改路段,责令相关部门限期整改到位。联合市水利局、城北、东马坊办事处,筹资1万余元,成功拆解城北无证渡船和东马坊无证采砂船各一艘,消除了两个重大水上安全隐患。

三是加强公路超限治理。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关于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的实施意见》,采取固定治超和流动治超相结合,进一步加大了联合治超力度。截止目前,共查处超限车辆158台,卸载(转载)货物7466.58吨,行政拘留6人,有效巩固了治超成果。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目前,部分交通项目建设资金由上级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组成,上级补助资金由财政部门管理,配套资金由城投公司拨付,分头分散管理,造成补助资金产生沉淀,应拨资金而无手续,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二)农村公路等级不高。目前,我市农村公路总里程逾1800公里,均是二级以下公路,且三级公路占比不到8%,其余均为四级及以下公路。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农村车辆的不断增多,现有的农村公路已不能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农村公路道路窄、会车难,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三)前期工作手续繁杂。项目建设从可研(含前置专题要件)、设计审批、预算编制、拦标审计,到完成施工招标投标,耗时过长,前期工作十分繁杂。按照目前的政策,村级公路建设,立项、可研、设计,一个环节都不能少,规划选址、用地预审意见等前期专题,一个要件都不能缺,致使项目推进十分缓慢。

(四)土地成为制约瓶颈。近年来,国家实行了严格的土地政策,除国家级规划明确的公路项目、省级公路网规划的省级高速公路和连接深度贫困地区直接为该地区服务的省级公路外,其它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项目,国土部门不受理,项目前期工作无法推进。

三、明年工作打算

(一)在工程建设上有新突破。

按照市发改局下达的2019年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计划,2019年共实施5个续建、11个新建共计16个交通工程项目,计划投资12.44亿元,其中中央、省预算内投资1.35亿元,市预算内投资11.09亿元。

一是续建工程5个,即347国道应城市绕城段工程、262省道上跨长荆铁路立交桥(杨岭立交桥)建设工程、应城市赤岸至沈铺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村道危桥改造工程、应城一桥至季墩公路改扩建工程等5个工程,完成投资额3.55亿元;

二是新建工程11个,即347国道上跨长江埠附属线立交工程(曹大公铁立交桥工程)、212省道城区外迁三结至付岗段建设工程、公路安全生命防护“455”工程、加快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市标至盐矿立交桥公路改造工程、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300公里)、城区至环线高速应城西互通连接线改建工程、八汤旅游公路八角碑至西十段改建工程、八汤线农旅融合项目建设工程、347国道南德线护子潭大桥至应城二桥大修工程(目前正在实施,预计2018年12月份完工)、公路绿化提升工程等11个新建工程,完成投资8.89亿元。

(二)在运输管理上有新提升。

一是加强运输市场整治。以“打非治违”整治活动为重点,严厉查处三轮“麻木”、四轮电动车、网约车及长、短途客车非法经营行为,进一步净化市场秩序。按照中央环保督查的要求,继续开展公路扬尘、航道水污染防治,推进老旧船舶拆解改造、船型标准化工作,强化交通节能减排。

二是推行智慧交通建设。探索推行“方便出行”APP,建立公交调度、出租车约租等系统,实现群众出行与公交服务无缝对接。在推广公交IC卡的基础上,推广应用支付宝、微信等新的支付方式,达到便民利民的目的。

(三)在安全稳定上有新作为。

一是健全行业安全责任体系。按照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监管责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二是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以工程施工、道路客运、城市公交、危险化学品运输、渡口渡船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从源头上消除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坚持问题导向,妥善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提高信访事项办结率和积案化解率,切实维护行业和谐稳定。